在“和田食堂”落地乌鲁木齐的同时,“和田烧烤”乌鲁木齐旗舰店也在装修中,“和田夜市”也在筹备落地阿勒泰地区和克拉玛依市。
一时间,和田餐饮火了。而和田餐饮火热的背后,又有哪些秘诀?它给新疆小吃餐饮打造连锁品牌提供了哪些可借鉴的思路?就此问题,记者采访了新疆多家餐饮企业和行业协会。
菜品标准化为餐饮连锁铸根
肯德基、麦当劳能开遍全世界,关键在于其菜品的标准化,保证顾客在每家店里吃到的汉堡大小、口感都一样。
记者从和田地区餐饮文化推广办公室了解到,围绕“和田食堂”“和田烧烤”“和田夜市”三大品牌的菜品,最近几年一直在制作相关标准。
“和田夜市”两年前完善了91个传统(特色)美食(小吃)的制作标准,包括红柳烤肉、西瓜烤肉、沙坑肚包肉、胡辣羊蹄、米肠子、面肺子、酸奶粽子、石榴汁、凉粉等。
“和田食堂”主推拉面,目前已对6种拉面制作进行了标准化,包括大锅菜(家常)拉面、茄子拉面、大盘鸡拉面、鸽子拉面、西红柿鸡蛋拉面、过油肉拉面。
“和田烧烤”的菜品标准化正在细化中,包含烤羊肉串、馕坑肉、烤全羊、烤鱼等16种肉类烧烤,烤土豆片、烤韭菜、烤茄子等8种素菜烧烤,以及凉粉、拌羊杂、皮辣红等6种凉菜的标准化。
“菜品标准化是推广餐饮连锁的根。只有根基扎实,连锁之路才能走得更远。”和田地区餐饮文化推广办公室副主任何亮舟说。
从乌鲁木齐起步,发展连锁到全疆的餐饮企业,大多将餐饮单品做出了特色,如吴佳米粉、苏氏牛肉面等。“菜品的标准化一定要做精、做细、做实,哪怕只有一个单品锁住了顾客的胃,也会做成大连锁。”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京堂表示。
文化引领为餐饮连锁培魂
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,就像一个人没有主心骨一样,在餐饮竞争的赛道上注定风雨飘摇。
什么是餐饮企业的灵魂?新疆丝路特色餐饮研发中心主任曾爱斌说:“文化是餐饮企业的魂。顾客吃饭不仅是要吃饱,还要吃好、吃出精神层面的享受。新疆餐饮连锁应以文化为引领,打造独具特色的餐饮品牌。”
以和田地区推广的三大餐饮品牌为例,“和田食堂”在集体商标、餐具、服务员服饰上都统一设计有艾德莱斯元素,在和田地区的“和田食堂”,企业还独创“拉面舞”,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,通过舞蹈的传播,聚集“和田食堂”名气。
而“和田烧烤”的装修设计上,则运用了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汉代织锦护臂元素;扩展连锁的“和田夜市”传承了最聚人气的歌舞表演。
从乌鲁木齐起家的新疆特色网红餐厅——可爱的新疆,则突出沉浸式文化体验。“我们集团公司投资的‘可爱的新疆’,总营业面积8800平方米,而餐位数不到1000个,我们将更多的营业面积用来展示新疆多元文化,如丝绸之路文化、新疆歌舞演艺等。”新疆中兴盛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李晓琴认为,美食是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窗口,只有做出了文化味儿,才能经久不衰。
阿勒泰地区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,白斑狗鱼、五道黑等冷水鱼多达几十种。为展示当地丰富的鱼文化,福海县、布尔津县和阿勒泰市不少餐饮店专门开设全鱼宴,店内通过装修来展示鱼文化以及当地渔业发展史,主要冷水鱼品种也被制作成标本,让走进店内的顾客融入文化氛围。
记者从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了解到,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,越来越多新疆菜主题餐饮店,将文化、旅游结合起来,成为行业发展亮点。“像印象天山、牧羊先生、火宴山、楼兰秘烤等,都是走的“文化+旅游”路线。这些店无论是装修设计还是表演节目编排,都非常用心。通过文化标签属性,这些餐饮店在吸引大批游客消费体验的同时,也牢牢锁住了本地商务接待、亲朋宴请的消费群体。”白京堂说。
政府引导小餐饮成大产业
小餐饮能成为大产业,往往离不开政府的引导。